持续改教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谴责当时教会违背《圣经》教义的做法。抗议活动的主要触发因素是教会为克服所面临的财政危机,出售赎罪券。当时的教会忘记了教会的一切做法必须基于《圣经》的教义。《圣经》中一个非常根本的教义是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以弗所书》2:8-9)。得救不能用金钱购买!因此,出售赎罪券是必须抵制的偏离《圣经》教义的做法!
马丁路德的所为触发了全欧洲的教会改革运动,产生了后来被称为更正教的改革教会。改教运动进行了500多年之后,偏离《圣经》教义的"教义"依然不断出现。因此,教会必须继续更新,改教也决不能停止!为何偏离《圣经》教义的做法未曾止息?这是因为魔鬼至今仍不厌倦的大行其事(参阅《彼得前书》5:8)。
为纪念今年的改教日,我们要一起重温改教的基础、改教的动机和现时需要的改教。鉴于改教涉及面甚广,我们将限制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我们今天能寻找并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正确的根基,我们也容易受迷惑。因此,在本期的改教专题系列文章中,我们将思考改教的三个根基,即《圣经》、上帝的恩典和信心。进行改教时,要谨记我们的动机并非将异己分子逼入死角。为此缘故,我们要思考改教的三个动机即是爱人、寻求合一和荣耀上帝。现代教会要进行的改教范围甚广。在这专题系列文章中,仅将焦点放在一个方面,那就是非神职人员的参与。在马丁路德时代,非神职人员被视为是一群愚昧无知的凡人。马丁路德的改教反对这种观点。他重新指出信徒的祭司身份(参阅《彼得前书》2:9)。[邱隆泰传道/张翼啸]
宗教改革的基础:圣经 (改教前)
星期五, 10月25日2024
本日经文:
《提摩太后书》3:10-17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教义)和行为(道德)的最高指南。正确的基督教信仰和正确的基督徒行为必须以圣经的教义为基础。因此,宗教改革也必须以圣经为基础。甚至,宗教改革必须被视为改善信念和生活实践的运动、其中每一位基督徒个体或整体教会都能以符合圣经的教义。在当今时代,圣经的教义经常被各种看似美好但却具有误导性的教义所歪曲。例如,有些教义想要藉着建立对自己的信心,来发挥个人最大限度的潜力。我们确实必须建立自己的能力。然而,我们的力量之源并不在于我们自己,而在于赐力量的上帝。我们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不是为了能够真正独立,而是要藉着完全倚靠上帝来发挥我们的能力。
我们要相信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以致我们要把圣经的教导视为上帝对我们的旨意。因此,在教会、基督教学校、基督徒团契和基督徒家庭中最重要的教导就是圣经的教导。对与错的标准和评价我们行为的标准也必须符合圣经的教导。我们的生活异象也必须以圣经的教导为基础。倘若我们不坚决地遵守圣经的教导,我们很容易被各种诱人的教导所动摇,即使其教导并不符合圣经的教导。基督徒作为个人以及教会作为一个团体都必须继续地自我改革。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宗教改革的基础不在于物质利益、舒适、权力或安全,而是在于符合圣经的教导。
你的生活是否已经基于圣经的教导?你是否惯例性地阅读、学习和默想圣经?你是否有背熟的圣经经文?你是否忠心和专心聆听讲道或基于圣经的教导?你的生活中是否在某方面需要符合圣经的教导?作为信徒的团体,你的教会是否努力的应用圣经教导?你教会的活动是否发动于圣经的教导?圣经是否已经成为评估和规划你和你的教会活动的权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