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拥有集中地业的其他支派不同,耶和华指定利未人居住在分布在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中的四十八座城邑。关于这些城邑的描述,有两节有趣的经文。第一,"以色列人所得的地业,从中要把些城邑给利未人,人多的就多给,人少的就少给,各支派要按所承受为业之地把城邑给利未人。"(35:8)。为什么利未人要分散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作为一个分别为圣事奉上帝的支派,主要求他们过一种"更圣洁"的生活,因为他们所事奉的是至圣的上帝。他们习惯于看到祭司的事奉,也习惯于执行自己的事奉。他们对耶和华话语的了解----至少是关于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方面----可能成为他们必分散在其他以色列支派中的原因。以色列人可以来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因为他们被认为"在属灵上更成熟"的人。我们若以与主的亲密关系为重,人也自然会找我们,征求我们的意见建议,而我们必须谦卑地服侍他们,同时继续维持与主的关系。
第二,"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邑,其中当有六座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35:6)。为什么利未人要住在逃城中?也许是因为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中立的法官。之所以需要逃城,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常常在家人或亲戚被杀时要求偿命(《撒母耳记上》 14:7)。逃城的存在确保了被告人受公义审判的权利。利未人负责在城门外举行初步庭审,而被告则被关押在城内,直至受审。若判为误杀,那人就留在城里,直到大祭司死了。之后,他被宣布自由,不用担心报血仇的人的报复。若他逃出城的境外,他就会被认定有罪,报血仇的人可杀他。若是故杀的,那就将这人交给报血仇的。不经过调查就忽视不当行为或对他人的错误随意下结论的是不公平的。当有人被告犯罪时,必须秉公行义,必须保护未被证明有罪的人,必须听取所有证人的证词。您是否总是努力秉公行义?